回到
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龙岗区龙岗街道办事处 > 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年度工作计划及总结

龙岗街道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2年02月10日 来源:龙岗街道办 浏览次数:- T浏览字号:

  2021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之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龙岗街道接续奋斗、全面开启“智创腹地、生态龙岗、客韵新城”建设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龙岗街道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紧扣市委“1+10+10”战略部署和区委“一芯两核多支点”发展战略,坚定扛牢“双区”建设使命担当,积极抢抓“双区”叠加、“双改”示范重大战略机遇,坚持以党建引领工作全局,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真抓实干、奋勇拼搏,各项工作实现预期目标,重点领域取得较大进展,为高质量深入推进“智创腹地、生态龙岗、客韵新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一、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征程实现良好开局

  (一)在产业升级提速之年,高质量发展跨出新步伐

  1.经济运行稳中有进。202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39.68亿元,同比增长18.7%,增速全区第三;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38.23亿元,同比增长31.4%,增速全区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64亿元,同比增长7.0%。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家,推动“小升规”7家、“规升亿”5家;协助98家企业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社区股份合作公司总收入15.9亿元,同比增长30.01%,龙兴创投公司参与非农合作开发项目实现年收入312.5万元。

  2.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立“四个一”三级服务企业新模式,深入推进“书记对话厅·问需实业”主题活动,走访服务企业1013家次,解决企业疫情防控、政策补贴申报、增产扩容、招工难等困难和问题146项。推进工业园区供电环境综合升级改造,36个园区完成升级改造,企业供电实现抄表到户。深化产业用房租赁市场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对40个工业园区涉水、涉电、租金及物业费收取等问题进行检查,整治违规行为2宗,产业用房租赁市场更为规范。

  3.产业空间品质提升。“三规”处理加快推进,南联第六工业区第一批21栋8.25万平方米历史遗留违建全部取得不动产权证书,第二批20栋7.75万平方米取得实质进展;完成龙西第二工业区、麻岭工业区15栋3.35万平方米建筑测绘。精准保障空间需求,靶向精准服务优质重点企业、上市公司,支持金洲精工提产技改,探索支持贝仕达克参与“工改工”,为企业发展量身定做产业空间,吸引上下游企业入驻。积极推动旧工业园区改造升级,雄风兄弟工业园由低端制造业转型升级为数字产业园。扎实推进“腾笼换鸟”,清理淘汰低端企业16家;清理再生资源回收站34家。

  (二)在重点项目攻坚之年,城区品质实现新跃升

  1.重点区域发展提速。协助完成《龙岗区“湾东智芯”战略规划》初稿编制及[龙西—五联地区][龙平地区]法定图则龙园公园片区局部修编,推动《龙西—五联及周边生态片区景观系统》专题、红花岭文旅产业、龙园片区交通品质提升等规划研究,完成《龙西—五联片区新增西向对外联系通道(黄阁路北延)交通详细规划》设计中期方案。攻坚街道利益统筹和城市更新“4+2”重点项目,完成五联社区、龙西—五联片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测绘,南联社区、龙西红花岭片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立项申报加快推进;龙园片区平方公里级城市更新单元项目全区率先完成前期服务商签约,创新构建的“三方比对”机制推动房屋确权工作提速提质;龙岗老墟镇片区正结合城市更新推动历史风貌区活化利用。

  2.空间拓展保障有力。历时5年的内环北路征拆攻坚全面完成,高效平稳解决历时20年的原龙岗镇第二工业区旧改项目拆迁安置补偿历史遗留问题,均获区委主要领导肯定。完成土地整备59.01公顷,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完成率全区第一;完成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用地11.33公顷,超额完成年度任务。高效完成龙岗河干流碧道示范段、地铁3号线东延段、惠盐高速、内环北路、龙坪路等项目拆迁任务,征转地7.05万平方米,拆迁签约7.27万平方米,拆除房屋6.12万平方米。完成违建治理164.2万平方米,完成量全区第一。

  3.环境品质焕新蝶变。全力推进“美丽龙岗精彩蝶变”攻坚,成立专项督查小组开展环卫指数样本框督查,12月份得分首次突破90分,公共厕所、城中村环境指数得分均居全区第一。制定环境品质“蝶变”行动潜力项目库,稳步推进7大类58个提升项目。打通将军路、清友路2条“断头路”,完成协平工业区周边、连心路等5个道路交通整体提升工程,排查治理道路安全隐患692宗;完成29个城中村管道天然气改造,市区村成为全区首个完成点火供气的城中村。升级改造公厕垃圾转运站14座,双龙立交牵牛花公厕获选“2021年度深圳十大网红公厕”;龙园大观小区垃圾分类获市城管局肯定,并作为全市唯一花园小区申报全国示范点。城管执法立案、结案2783宗,办理案件数全区第一。

  (三)在基层治理深化之年,共建共治共享创出新优势

  1.基层治理亮点纷呈。全面推进基层治理“龙岭模式”,围绕社区实际问题和群众“急难愁盼”需求,策划实施“龙岭模式”实践项目19个。龙岗社区基层治理“同心圆”工程,获区委主要领导现场调研及肯定;龙岗墟社区、龙园大观、深圳佳得宝家居集团、方兴科技园等“枫桥式”示范点创建扎实推进。“花园小区治理座谈会”走深走实,构建社区、物业、居民信息协商平台,解决问题232个。高标准打造龙园大观“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示范点,搭建“恳谈会”业主议事平台及“一家人”多元化联合调解平台,协调解决周边餐饮油烟排放、儿童活动场地、幼儿园学位等问题,2021年该小区110警情、信访投诉同比下降68.75%、83.87%。全市率先试点推进食品安全基层协同治理,有关做法获学习强国转载,获评第九届南都街坊口碑榜治理创新金奖。

  2.改革创新成果丰硕。实施“微改革、微创新”项目13项,其中4项入选区项目库。深化“党建引领+诉源治理+多元解纷”矛盾纠纷化解模式,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516宗。深入推进依法治街,建立龙岗法院龙岗工作站,“一社区一品牌调解室”创建全覆盖;创建法治社区、法治企业品牌,申报平南社区为省级民主法治社区创建单位,选定深圳怡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法治企业创建。拓展“一家人”多元联合调解平台,招募调解志愿者345人,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6例。全区率先借助查违无人机全景影像系统开展辖区林业管理、黄土裸露整治等,核查并完成整治裸土地块121个,发现并查处涉嫌违法占用林地案件5宗。

  3.重点领域风险平稳可控。全面排查处置重大涉稳风险,高效化解一批涉稳隐患和重点信访积案,社会大局平稳可控。关口前移,着力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未发生劳资纠纷群体性上访事件。压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深入开展执法检查及“三小”场所、电气线路、电动自行车等专项整治行动,完成6900余栋出租屋电气线路隐患整治,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482套、充电口3843个。

  (四)在百姓福祉增进之年,群众幸福获得新体验

  1.疫情防控有力有效。始终绷紧疫情防控弦,严格落实“四早”要求,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快、准、严、好”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高效完成“5.21”疫情3轮大规模核酸筛查,疫苗接种免费接送专线做法获央视报道。3家健康驿站累计入住11,172人次,无一漏管脱管;制定的管理手册、温馨指引、标准用语、“三角联系”每日沟通机制、驿站规范化评比管理模式等获全区推广。快速精准核实管控涉疫重点人员,全年排查数据73,759条,管理服务居家隔离人员1179人。检查辖区7家跨境运输作业点120余次,严格跨境运输作业点疫情防控。

  2.民生短板加快补齐。实施“民生微实事·大盆菜”项目51个,新增金地龙城、远洋新干线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家。街道行政服务大厅全区率先引进“一证通行”核验系统,建成五联综合市场、南联第六工业区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区2个。街道行政服务大厅迁建开工,海航城“党建引领+智慧文体中心”挂牌运营,龙西片区文体中心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对口帮扶海丰县罗山村工作成效显著,顺利通过考核验收,荣获“广东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集体”。

  3.社会保障全面加强。深入推进“六个零”帮困扶弱机制,累计发放低保金、养育扶助金、临时救助金26.75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6人次。切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发放定恤定补、参保补贴、经济补助金、家庭优待金等631.62万元。完成首家普惠性托育机构试点建设,提供托位30个。举办龙岗街道“南粤春暖”公益性现场招聘会10场,实现就业682人;累计受理失业就业创业等各项业务10,430宗。

  4.精神文化生活持续丰富。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1所+7站”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挂牌,开展文明美德系列活动48场、志愿者服务提升活动25场。讲好街道故事、传播街道声音,多篇正能量新闻获人民日报、央视和新华网等媒体推送报道,“龙岗街道那些事儿”微信公众号全年推送文章535篇,累计阅读量111.2万。组织开展基层文化服务、体育活动赛事、非遗推广及各类公益活动133场。《千锤百炼》荣获2021年广东省群众艺术花会金奖及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评选一等奖。高分通过“深圳市学习型街道”督导评估验收。

  (五)在学史明理奋进之年,基层党建聚出新效能

  1.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推出全区首个线上实景“红色VR地图”,打造“三分钟党史微课堂”104期,组织专家教授、机关党员干部到所在党支部和基层一线支部讲党课130场,“线上+线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86场次,依托辖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教育实践活动56场次。学育融合实施“墩苗”计划,为66名街道、社区优秀年轻干部,选配街道处级干部、业务骨干“双导师”“传帮带”,开展“百年党史青年说”活动26场次,组织年轻干部到封控区域、健康驿站、疫苗接种等防疫一线历练锻炼超200人次。深入开展“攻坚堡垒、实干先锋”创建活动,发动42位书记和91名党员干部主动认领、全部完成重点攻坚项目。

  2.组织阵地全面覆盖。“三同步”专项攻坚成立“两新”党组织91个,完成机关13个党支部调整和58个居民小组、19个花园小区党支部换届,实现辖区49个花园小区党组织全覆盖。建成全区街道一级面积最大的党群服务中心——天玑城5G智慧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党性教育及惠民服务110余场。建成喜悦里“水木华程”司机之家和天玑城、摩尔城暖蜂商铺一条街,联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社区学院”。完善14个党群服务中心“安心驿站”“暖蜂驿站”建设,创新构建“党建引领+护航计划+流动课堂”心理服务新模式,组建全市首支“安心红细胞”心理健康党员服务队,累计举办“安心解忧港”“安心社区行”活动217场。

  3.党风廉政严慎细实。将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列为“书记重点关注项目”,全面排查重点领域廉政风险点35个,制定风险防控措施67项,修改完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12项。围绕疫情防控、市容环境品质提升“蝶变”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监督,严肃追责问责2人、责令书面检讨4人,约谈33人。注重全面抓早抓小,街道领导班子成员谈话提醒162人次,带动全街道谈话提醒600多人次。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排查受理问题线索14件,监察立案18人、党纪立案2人,诫勉处理4人,党纪政纪处分16人,纠治工作纪律作风问题31人次。

  同时,2021年街道人大、政协联络工作成效明显,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调研、视察、接访等活动46次,答复办理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14条,答复率100%。武装、统战、群团等工作取得新进展,街道适龄青年兵役登记率100%,年度征兵20名,完成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1077条;工会组织开展系列素质培训、关心关爱活动61场次;妇联调处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案件33宗;龙岗社区上圩团支部荣获市“五四红旗团(总)支部”称号。此外,应急指挥、机关后勤、财政财务及公安、消防、交警、交管、市监、卫监、税务、医院、社保、供水、供电等驻街单位,都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为龙岗街道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街道各项事业发展仍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一是禀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足。区位优势尚未很好转化为发展优势,在产业上甚至呈现“环龙岗街道”现象;清林径“河、湖、林”生态资源优势未能实现联动发展、形成集群优势,惠民化程度较低;鹤湖新居、龙园、龙岗老街等人文优势转化活化利用不够,未形成较为有影响力的文化街区。二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产业结构不平衡,二、三产比例“三七开”,20人以下小微粗放型企业占70%以上,缺少大型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和集聚效应;民生服务供给不平衡,公共配套设施分布不均,两个重点片区教育医疗、文体商业等优质资源较为缺乏;路网建设不充分,龙西—五联片区对外通道不足、“内循环”不畅,龙园片区与主干路网衔接能力不足。三是基层社会治理薄弱点较为明显。城中村、旧工业区、“三小场所”点多面广,粗放型小微企业安全管理意识不强,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全年各类事故宗数同比上升10%;环境品质软提升不够,环境卫生指数测评排名在全市、全区排名都比较靠后,群众满意度指数得分始终不高。四是干部能力作风提升仍存差距。部分干部职工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意识不强,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劲头不足,思想作风和工作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二、坚定落实“一芯两核多支点”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智创腹地生态龙岗客韵新城建设

  未来几年,龙岗街道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落实区委“一芯两核多支点”发展战略,扛牢“湾东智芯”使命担当,联动东核,做强支点,深入推进“智创腹地、生态龙岗、客韵新城”建设,努力实现“两年爬坡上坎、三年蓄势突破、五年跨越发展”三个阶段性目标,即到2022年底,高效便捷交通体系建设初见成效,空间拓展取得实质性进展,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山水林田湖草矿系统治理、统筹开发,生态优势充分凸显;人文底蕴进一步厚植,发展内涵和魅力彰显。到2023年底,以创新引领的智能制造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片区协同互补、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环境进一步优化。到2025年底,高质量、高水平建成“智创腹地、生态龙岗、客韵新城”。

  (一)创新驱动引领,打造“智创腹地”。通过大面积土地整备,持续拓展和打造高品质产业空间,发挥区位优势、产业空间承载优势和联动作用,承接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科研要素,协同宝龙科技城、国际低碳城,打造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圈,推动产研深度融合。

  (二)坚持绿色发展,绽放生态之美。充分发挥龙西—五联片区、龙园片区生态资源连片效应,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矿”综合发展,构建清林径生态休闲旅游带、龙岗河亲水生态休闲聚集带、特色主题体育消费带。

  (三)传承人文脉络,焕发客韵新彩。保护并利用好本土客家文化、龙文化、奇石文化等多样文化资源,打造龙岗文化新展厅、都市生活圈、文创新业态,着力发展文创智造产业,构建客家文化和滨水生态交织、历史人文与现代都市相融的人居典范区。

  三、全力实施攻坚2022项目清单,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2022年,龙岗街道将紧扣115项实施项目清单,以“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大抓落实,着力推动空间拓展、基础设施、城区品质等攻坚突破,攻坚推进“智创腹地、生态龙岗、客韵新城”建设,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以重点项目为抓手破解空间难题,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加快推进街道利益统筹和城市更新“4+2”重点项目,以五联社区、龙西—五联、红花岭片区、南联社区利益统筹及龙园平方公里级城市更新项目、龙岗老墟镇片区城市更新项目为重点,破解空间难题,打造高品质产业空间和生活空间。一是完成五联社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龙西—五联片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四方协议签订及红花岭片区、南联社区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立项前期工作。二是完成龙园片区重点城市更新单元立项和专项规划研究。三是加快推进龙岗老墟镇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结合城市更新推动历史风貌区活化利用。

  (二)加快补齐公共基础设施短板,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魅力城区。一是构建立体多维交通网络。积极推动10号线东延、21号线东延等轨道建设规划,攻坚龙大城际线、深惠城际铁路龙岗段、地铁3号线四期(东延)、惠盐高速公路、蛇岭大道、协力路拓宽改造等项目征拆。推进重要交通干道规划落地,推动黄阁路北延、龙坪盐通道北段等项目立项;优化创建—创业路、仙田路和龙平东路等交通内部循环,完成雅新路、昌新路等道路建设。二是塑造洁序净美城区形象。深入推进“美丽龙岗、精彩蝶变”行动,加快街道潜力项目库58个项目落实,启动龙西河生态廊道建设,推动一批口袋公园谋划建设,推进道路及节点绿化提升项目;开展城中村品质提升试点规划研究,打造2个高品质特色城中村,完成2条主干道及龙城广场、双龙立交等门户节点区域环境品质提升;协助推进五联河综合整治,完善区域防洪排涝工程系统。三是完善民生配套设施。推动五联上艺小学、创星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2022年开展主体结构施工;推动市第三儿童医院、社康中心医疗机构建设;协助推进儿童公园(一期、二期)建设落地,高标准建设智慧化综合性街道文体中心,实施龙西片区文体中心提升工程,推进正埔岭不可移动文物整体修缮及活化利用;加快推进优质饮用水等工程建设,配合完成社区给水管网改造、优质饮用水入户、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工程建设。

  (三)以引强培优育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汇聚新动能。一是打造协同发展产业格局。加快建立龙岗北科技新走廊,推动龙西—五联片区深化与大运新城协同联系,打造先进智能制造产业圈;依托清林径水库、红花岭矿坑、低碳生态公园及田祖上水库环库碧道、新生水库环库碧道等生态资源,结合新生科学高中足球学校、中国国际象棋国家队训练基地等人文优势,打造融生态马拉松、户外极限运动、生态休闲旅径、专业足球教育培训基地以及国家级国际象棋训练基地等连片的清林绿谷体育消费带;充分发挥港中文医疗优势学科和大运科教成果,联动宝龙生物制药优势产业,打造“清林康养”医学创新重点片区;依托龙园片区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发展文化产业、产品展销、智能制造、观光工厂等“旅游+文创+科创”融合产业,吸引特色文化产业入驻。二是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持续深入实施服务企业“大盆菜”,加大走访调研力度,及时协调解决困难;靶向精准服务优质重点企业、上市公司,支持提产技改、“工改工”。完善企业诉求“1+N”征集平台,健全企业诉求处理体系,探索建立服务企业评议制度;深入实施“小升规、规升亿”重点服务培育行动,开展辖区217家重点企业标准化创建行动。推进园区政务自助区建设,打造“5分钟政务服务圈”。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三是打造高品质产业空间。开展产业空间优化保障走访规划研究,有序淘汰落后产能,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加快推进南联第六工业区第二批、龙西第二工业区、麻岭工业区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探索南方证券闲置用地处置,推动外环高速用地产业引进。四是打造集体经济新业态。强化社区股份合作公司与市属、区属国有企业协同合作,着力推动社区股份合作公司闲置资金参与创新创投、城市更新等,实现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四)厚植生态人文底色,把自身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一是打造清林径生态休闲旅游带。高标准推动清林径及周边生态资源惠民化,积极推进清林径碧道纳入龙岗区碧道建设计划,完成工程立项及前期设计;推动清林径水库南侧红花岭片区石场群综合利用,引进优质企业落实红花岭石场群生态修复及市场化试点,力争完成项目前期服务商招商、立项;依托龙西河及周边功能,打造清林径水库至龙岗河的龙西河生态景观带。二是打造龙岗河亲水休闲聚集带。高水平建设龙岗河示范段碧道,高标准打造集水清、岸绿、景美于一体的龙岗绿色生态长廊;结合区滨水空间复兴计划,对龙岗河“一河两岸”进行整体开发、空间重塑、文化再造。三是打造东部客家文化新展厅。整合龙园片区鹤湖新居、梅冈世家、龙塘世居等客家文化资源,及龙园文化、奇石博览、龙兴寺等元素,积极推动国家级博物馆、龙园-鹤湖历史风貌区等重点民生设施落地。用好用足“鹤湖”IP,擦亮“鹤湖智库”等文化品牌。

  (五)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文明幸福标杆。一是推进智慧城区建设。积极推动构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智慧治理体系,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加快街道新政务大厅建设,实现政务服务线下“一门办理”,不断丰富改进“服至龙岗”办事助手小程序,优化再造受理服务流程;推广延伸“政务+N”便民服务,探索与银行、园区以及企业合作,推进“政银合作”新模式;积极探索“5G+智慧”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创新融合。二是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格落实群体性事件“三个一”应急处置机制。推动法治企业、法治社区、法治学校、法治公园建设,创建省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突出行业领域隐患治理,开展城中村电气线路隐患整治、老旧小区城中村管道天然气改造等;完善街道食品安全综合管理长效机制,全力推进食品安全协同共治全市示范点建设,进一步壮大食品药品安全志愿者队伍。三是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实施“民生微实事·大盆菜”项目,推进“四级养老服务网络”示范街道建设,深入实施“0580”家庭适老化改造,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专员试点,加强“家庭护老者”培训;利用社区资源推动7个社区“长者服务站”与“长者食堂”项目点全覆盖,开展“幸福老人计划”项目,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建设;构建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普惠先行、多层次多样化的托育机构服务体系,创建街道级普惠性托育示范园;全面推进“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建设,满足群众“一老一小”家政服务需求。四是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全面推广“龙岭模式”,深入开展“枫桥式”基层单位创建工作;深化智慧平安(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建设,完善“码上办”系统;深化多元参与诉源治理,全面推广花园小区治理座谈会机制,深化“一家人”多元化联合调解模式;建立龙岗街道危机干预服务队伍,开展重点人群心理辅导、居民心理健康科普等服务;建立街道行政争议调解工作室,完善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创建街道法治公园、法治社区,建设一批法治宣传教育阵地。积极推进南联片区社区分设,破解管理“瓶颈”,提升精细化服务水平。

  四、全面提升干部能力作风,为加快建成高品质现代化城区提供坚强保障

  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实施新一轮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区委“能力作风提升年”部署,以干部能力作风提升推动各领域重点任务攻坚,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严格执行区委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闭环落实及督查问责机制,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完善第一议题学习、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常态化推进“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推动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实施新一轮加强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质量+示范”建设;高标准打造基层党建“一社区品牌、一支部一亮点”,深化“攻坚堡垒、实干先锋”行动。

  (二)锻造过硬干部队伍。落实能上能下机制,用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重点提拔一批敢于担当的年轻干部。加大年轻干部培养锻炼,深化“墩苗计划”,推进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等素质培养“四项工程”,推动年轻干部到疫情防控一线、土地整备、综治维稳等重大任务关键点集中攻坚。打造实践锻炼与理论课堂结合、线下教学与网络直播相配合的稳定培养机制,创建“龙岗街道大讲堂”品牌,常态化开展知识技能培训,推动党员干部开拓视野、更新理念、提升能力。

  (三)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坚持严的主基调毫不动摇,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探索加强高风险领域监督路径,优化智慧监督手段,充分运用“第一种形态”抓早抓小,结合街道实际对安全生产、土地整备及“精彩蝶变”等工作进行专项督查,持续完善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制度,扎牢制度的笼子。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

  (四)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坚持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持续开展基层正风肃纪反腐行动,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加大“庸懒散漫”作风顽疾问责力度,重点整治不作为、不担当,工作不落实、落不实,“走过场搞形式”、面对问题“慢半怕”等突出问题。坚持以斗争精神锤炼实干作风、弘扬新风正气,大力推动党员干部开拓视野、转变理念,争创一流、追求卓越,在攻坚克难关键环节体现先锋模范作用,高标准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长效机制,加快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痛点难点问题,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持续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确保实效。